中科汇联 中科汇联

互联网管理的“大政府”趋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国际社会对政府该不该管互联网一直存在争议。美英等国此次借“谷歌事件”,再拿中国的网络审查做文章,强调互联网的自由、平等和开放,抵制政府过多地干预互联网络。但事实上,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深入,信息领域已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领域。信息领域的相关问题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突出的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互联网管理的“大政府”趋势已成必然。中国作为信息大国,必须顺应这一潮流,依法加强管理。

  加强信息过滤是世界趋势

  从社会管理角度看,管理有害信息、引导网络服务健康发展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手段。互联网不仅带来了巨量信息,而且它突出的动员功能也为社会管理埋下了各种隐患,若一味放任,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崇尚言论自由的西方国家事实上也一直没有放松对有害信息的过滤和删除,涉及儿童色情、教唆犯罪、宣扬暴力、恐怖和极端思想的言论、图片、网游和视频等都受到严格的监控,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强。

  去年澳大利亚宣布实行互联网过滤计划;今年意大利拿网络视频开刀,严格审查并加大处罚力度;美国中情局投资技术公司寻求监控各种社交网站的技术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本土恐怖主义”问题,等等。

  政府必须学会“排毒”

  从安全角度看,维护信息网络的安全是当前和今后政府的一大主要职能。一方面,建立在信息通讯技术之上的金融、交通、能源、电力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已成为维持国家政治、经济运转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生命线”。政府必须具备一定的保障能力,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可信和弹性。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攻击手段日益隐蔽,且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网络犯罪、黑客攻击成为网络“毒瘤”,国家机密、企业秘密乃至个人的敏感信息都成为网络罪犯们手里的商品。政府必须会“排毒”,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自美国总统奥马巴上台以来,美英等国掀起了调整信息安全体制的风潮,明确突出政府的强势地位,如白宫新设“网络沙皇”,英国内阁新设“ 网络安全办公室”等,意在根除过去缺乏统一协调的弊病,整合力量,由政府的核心部门来统领、谋划和指挥国家的信息安全。

  应摆脱对美技术依赖

  从产业角度看,引导、维护本国IT 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政府的重大职责。正是因为意识到信息网络是“ 国脉”,是决定未来国家综合国力较量的关键,美国等国家才全力把控着信息产业优势,在资本、软硬件以及IT 技术的理念、标准和规则上充当排头兵。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世界只不过有5台真正的计算机,即谷歌、雅虎、微软、IBM 和亚马逊这5家公司。时下,这些IT 巨头再次掀起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浪潮,极力推崇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引领未来网络世界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他们又想方设法为难和排挤他国IT 公司,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实行严格的监管和认证。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根治对美国核心技术、网络应用与服务等各方面的依赖,必须创新和监管并举,但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产业化、推广和普及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相比之下加强政府监管则能立竿见影。

  当然,信息时代政府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必须要适应信息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传统的大包大揽式、一把抓式、被动应付式的管理方式只会适得其反。该管的政府必须要管,但要“会管”。一方面,要管得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如在网络内容管理方面,既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中国政府完全可以依法行使权责。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这一根本原则不容退让。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找准定位,要做“领队”,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法规、市场准入制度等游戏规则的制订方面,更多具体职能下放到行业内,按照行业规则来管理。